您的位置:首页 > 业内资讯 > 国产芯片弱爆了?龙芯悲剧现身说法

国产芯片弱爆了?龙芯悲剧现身说法

来源:财经国家周刊 | 时间:2016-01-22 10:03:54 | 阅读:94 |  标签: CPU 龙芯  | 分享到:

短时间内聚集的巨大光环,把龙芯推上了中国CPU代表的位置,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顺理成章,在所有人看来,龙芯应该加速快跑,成为中国的英特尔,尽快实现中国芯替代。

可是,没有人意识到,耀眼光环的背后,阴影开始拉长。

盛名之下

胡伟武自承,现在回头再看,龙芯当初设定的目标,显然犯了“左”的错误。

2001年,龙芯的研发开始时,胡伟武和同事们曾确立了技术路线:从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入手;兼容性设计;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。

这样的路线在龙芯2号出来前一直都被严格地执行,但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,“稳扎稳打”的路线被搁置一旁。大步快干,追赶上英特尔的技术指标,逐渐成了当时唯一的追求。

可是多数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,要成为中国的英特尔,只有技术指标显然不够。英特尔之所以成为当时一家独大的英特尔,除了自身30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,还有一个重要的盟友——微软。

上世纪80年代,IBM在业界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后,将芯片和操作系统订单分别交给了英特尔和微软。从那以后,这个隐形的“Wintel”联盟居然垄断桌面电脑市场长达近30年之久。

在这个稳固联盟中,微软提供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,每隔一段时间就升级系统,吃掉用户的硬件性能,迫使用户升级硬件,英特尔则适时地升级硬件,提供更强的性能让微软的系统和软件运行更流畅。双方配合默契,为对方在各自的领域实现垄断竭尽所能。

龙芯在国内没有这样的盟友。相比成熟强大的微软,当时的中国软件产业刚刚起步,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一样,仍在襁褓中艰难成长。

不过,随着863计划及核高基项目的推动,中国核心软硬件在当时的确有了巨大的进步。龙芯2号的流片企业,也从最初的境外公司转为上海中芯国际。这似乎给了龙芯乃至当时国内整个产业界一个错觉:一个由中国芯片所支撑的个人电脑生态,就要浮出水面了。

小编推荐阅读

66下载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66下载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扫二维码进入66下载网手机版本!

本站所有软件,都由网友上传,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发邮件admin@66xz.com

湘ICP备2022002427号-8© 2013~2024 66xz.com 66小吃网